2007-09-23 桃園半日遊- 蘆竹夕陽 |
星海之戀咖啡館地圖
View Larger Map
2007-09-23 桃園半日遊- 蘆竹夕陽 |
2007-09-15 田中香 綠色隧道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12593
了解你的企業與員工;實事求是;設定明確的目標與優先順序;後續追蹤;論功行賞;提升員工能力:瞭解自我。
Cited from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67615_622964_NT_7092a2b4.HTM
越來越多的一線晶片製造商開始提供支援中國自有的IPTV、衛星和有線電視市場的編解碼標準──AVS (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的晶片,包括Broadcom、Conexant,以及已經為該編解碼標準提供軟體支援的ST;ST並將在今年第四季推出一個硬體最佳化版本。
Broadcom負責IPTV產品的主管Aidan O'Rourke表示,該公司第四季將推出的一款65奈米產品,將添加客製化硬體加速器以支援AVS。Conexant的發言人則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08年第一季完成相關晶片開發,以便開始提供樣品。此外德州儀器(TI)也能提供基於DSP產品的支援。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在中國市場上AVS將和H.264同時共存。但該機構也認為,從長期看來H.264還是將佔據主導地位,並在2011年之前在IPTV市場擁有約60%的比例。
AVS的前途有很大程度將取決於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的態度,該公司的競爭對手中國網通(China Netcom)支援AVS,並偏愛能夠提供免費升級方案的供應商,但是中國電信卻支持H.264;不過政治仍可能凌駕商業和技術──只要控制著中國電信的政府能“建議”他們使用AVS。據報導,中國電信已經準備在本月進行AVS編解碼器的現場測試。
此外中國有線電視業者也在蠢蠢欲動,可能從MPEG-2和H.264轉向AVS。ST中國區機上盒(set-top box)業務主管W.S. Kim說:「除了中國網通,其它公司都沒有正式宣佈支援AVS,但大部份有線廠商、尤其是大型廠商,都在為之作準備。」
多家中國晶片企業也已經展開AVS機上盒的研發工作,其中上廣電(SVA)和北京聯合信源(United Source Coding)已經開發出了編碼器,而上海龍晶微電子(Longjing Microelectronics)、宏景高科(Grandview Semiconductor)和芯晟科技(Celestial Semiconductor)在進行解碼器的研發。
從A到A+的四種價值 □文/吳怡靜
不以賺錢為目的,最後卻能因此而致富,企業長存的技巧絕不只是賺錢再賺錢,關鍵在於找到有意義的企業目的…
1917年,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被自己公司的股東控告“違背信託責任”,說他賺大錢不分紅,反而把盈餘都拿去再投資。瘦長寡言、目光炯炯、54歲的福特站在密西根州法庭的證人席上,澄清為什麼要把賺來的錢拿去增加生產、降低車價。因為他相信,那些只為了追求股東利益而存在的公司,最後的獲利,絕對比不上像福特汽車這樣為了某種目的——大量生產,讓人人買得起汽車——而努力的公司。
偉大,從目的開始
80多年後,短小精悍的澳洲人賈克納瑟當上了福特汽車的第七任掌門人。對內對外,他不斷溝通財務績效的重要,要求全公司追求更好的本益比。但是,高喊衝刺本益比的口號,顯然無法激勵員工拼戰,2001年,這位魅力型CEO遭解雇,黯然下臺。同樣一家公司,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導,有的能夠締造傳奇,有的卻終究黯然下臺,這給企業帶來了什麼啟示?
管理顧問莫克吉雅尼說,最大的啟示就是企業絕不能只為了賺錢而存在;偉大企業的首要宗旨,在於追求有意義的企業目的(purpose);企業的利潤(profit)其實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就像當年的老福特,他不以賺錢為目的,後來卻因此致富一樣。
莫克吉雅尼(Nikos Mourko-giannis)是英國潘希亞(Panthea)顧問公司資深合夥人,最近寫了一本新書《目的:偉大企業的起點》。老實說,這樣的書名聽起來有些無趣,甚至有唱高調的嫌疑,不過,可別因此而低估了這本書的內容和影響力。因為包括食品大廠康寶湯的首席執行官柯南在內,企業領導人已經開始把它列入必讀書單;《紐約時報》不久前也誇說,這是一本被2006年商業好書榜錯過的遺珠。
想讓你的企業“基業長青”嗎?關鍵,就是要找到有意義的企業目的。許多領導人以為,只要有了使命宣言和競爭策略,就能保證成功。問題是,光靠這些充滿商業術語的What(要成為什麼)與How(如何做),並不足以激勵人心和士氣。
為何而戰的深層力量
真正的激勵力量,來自於Why(為何而戰),也就是目的。跟願景或策略比起來,目的站在最頂端的制高點,它是企業領導人所認同的價值觀——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值得努力的。當企業選擇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品德理念作為目的時,發揮的力量最可觀。“目的就是你的品德DNA,”莫克吉雅尼直言,“一種你從來不必思索、自然地深信不疑的價值觀。”
站上最頂端的制高點
這種目的,與企業的成功息息相關。許多偉大的企業領導人和領導團隊,往往能通過某種共用目的,創造企業的深層動力。這種目的導向(purpose driven)的深層動力,讓他們有效地激發員工士氣,鼓勵創新,建立起可長可久的競爭優勢。1962年,山姆•沃爾頓在美國阿肯色州的鄉下小鎮,開了第一家沃爾瑪商店。老山姆是個精打細算的生意人,難得的是,賺錢卻不是他創立沃爾瑪的唯一目的,“為顧客省錢,讓顧客滿意”才是他認為更重要的價值。他重視企業文化,把員工稱為夥伴,鼓勵他們以友善、愉快的態度對待顧客。 “他們開始抬頭挺胸,眼睛看著顧客說話……沃爾瑪幫助他們謀生,也讓他們更有自信了,”沃爾頓在自傳中這麼描述。員工士氣高,服務做得好,加上低價回饋策略,打造出高度忠誠的顧客基礎,為沃爾瑪奠定了持久的競爭優勢。
我相信,有千百萬人們的生活,都因為沃爾瑪的存在,而變得更好,”一生強調善待員工與顧客的沃爾頓,自述中透露了濃厚的利他主義精神。
包括利他精神在內,莫克吉雅尼在新書中,歸納出四種最能幫助今日領導人建立競爭優勢的企業目的,並且提醒領導人,如何讓目的與策略密切配合:
1、勇於發現(Discovery)
以發現為目的,它對應的價值是“求新”(The new),價值基礎在於“隨心所欲,自由選擇”。
這種價值,源於19世紀丹麥思想家齊克果的存在主義,認為人類有選擇的自由。“在每個選擇裏,我們都有發現新世界的潛力,”莫克吉雅尼說。
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人類登上月球、網路改寫商業競爭一樣,發現者的人生,是一場探險之旅。因為自由自在,不受傳統羈絆,所以能夠發現新事物、新意義。早年創辦日本索尼的井深大,直接就把“體驗技術創新的喜悅”,列為公司存在的理由之一。
如果你的企業目的是為了發現,就應該以英代爾為師。創辦人葛洛夫當年說出“唯有偏執,才能存活”這句名言,並不是因為他開始畏懼,而是他知道,求新的腳步永遠不能鬆懈。維京集團的布蘭森也是這樣:他不停地尋找各種新挑戰。永遠想要掌握全世界的需求,推出更新的服務。
2、追求卓越(Excellence)
以卓越為目的,對應的價值是“至善”(The good),價值基礎在於“通過卓越,實現幸福”。這種價值源自亞里斯多德,認為追求卓越,才是人生的至善。因為追求卓越,造就出了歐洲最壯觀的教堂,以及今天商界最成功的專業公司、創意事業。 判斷卓越與否,標準在於技藝,而不是顧客的眼光。中古歐洲的工匠,往往會在大教堂的偏僻角落,費心刻上美麗的天使,遊客看不到無所謂,只要上帝看得到這些精湛的手藝,工匠就滿足了。同樣的道理,追求卓越的企業,寧可拒絕客戶,也不願犧牲品質。而真正的翹楚企業,例如華倫巴菲特主持的投資公司柏克夏海瑟威,不但堅持卓越,還能獲利賺錢,兩者兼得。
以卓越為目的的企業,第一,組織不必大。柏克夏海瑟威的集團總部,員工人數只有十來個;BMW在汽車業的標準裏,絕對是一家小而美的賺錢公司。第二,追求卓越,絕對不能採用低成本策略(cost leadership):因為你賣的不是大宗商品,價格戰無法為你帶來優勢。真正的利潤,必須來自優異的營收表現。蘋果電腦的售價遠高於戴爾,就是因為消費者願意為了更優越的產品而多花一筆錢。
相比之下,包括摩托羅拉和德意志銀行在內,很多企業試圖魚與熊掌兼而得之,一邊走低成本路線,一邊追求高品質,結果都失敗了。對卓越型公司來說,“平庸化”是最大的致命傷。標榜店內食物最新鮮的英國連鎖超市聖斯伯裏(J Sainsbury),近年來卓越的光環開始褪色,因為對手特易購(Tesco)後來者居上,訓練他們的員工,自動把快要腐爛或過期的產品從貨架上移除。同樣的例子,蘋果電腦因為設計品質變差,多年來一蹶不振,直到又把賈伯斯找回來重掌兵符,才再次用卓越讓世界刮目相看。
3、利他主義(Altruism)
以利他為目的,對應的價值是“有益”(The helpful),價值基礎在於“關懷他人,助人為樂”。 它源于18世紀英國哲學家休姆,認為人類行為的根本目的,是要增加快樂,而且人們天生具有同情心,對公眾的利益和別人的幸福,懷有關切的感情。這樣的利他主義,不僅是各種慈善團體、政治與社會運動的核心價值,也是許多企業用以激發深層動力的核心目的。
這些企業組織展現利他精神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提供體貼入微的額外服務,例如諾斯壯(Nordstrom)百貨與萬豪(Marriott)酒店;有的是提供低價商品來改善顧客的生活,例如沃爾瑪;還有不少企業是利用科技與創意,提升人類的生活體驗,例如惠普公司與賀軒卡片。 不過,以利他為目的的企業,最怕被外界譏為“偽善”。沃爾瑪與瑪莎百貨,這幾年都因為剝削員工的爭議而搞得灰頭土臉。
亨利福特的曾孫比爾福特接下新掌門的職位時,一心想把公司的企業目的,改成致力於環保的利他主義,但是說得多、做得少,顯然沒有收效。 商場如戰場,利他型企業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莫克吉雅尼建議,不妨多借鑒沃爾瑪等成功典範的經營之道,務必保持嚴明的財務紀律,畢竟還是要把荷包養大,才能持續行善。
4、英雄主義(Heroism)
以英雄主義為目的,對應的價值是“有效”(The effective),價值基礎在於“改變世界,展示成功”。源于德國尼采的超人哲學,英雄主義造就了羅馬帝國、溫布頓網球賽冠軍選手,以及埃克森美孚和微軟等,許多締造了驚人成長的知名公司。
當年的比爾•蓋茲,夢想要把他的作業系統放進每一台個人電腦,成為資訊經濟時代英雄主義的代表人物。而“為世界裝上輪子”的亨利福特,則是工業時代最負盛名的企業英雄。
這種雄心壯志的激勵力量之所以可觀,不在於目標有多偉大,而在於企圖與膽量、在於對成為贏家的著迷與意志。如果你的企業目的是英雄主義,一定要謹記,外界對你的尊崇,主要來自於你的實力與效用。軟體業霸主微軟成立慈善基金會、大量生產的福特並購講究精細工藝的捷豹汽車,這些多元延伸的動作,對於兩家公司的經營事實上並沒有太多助益。
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高昂的鬥志。“掌握你自己的命運,否則別人就會來掌控你,”傑克•韋爾奇一語道出了策略玄機:英雄型企業,必須追求規模的極大化,或至少獨佔一方利基,因為如果你做不到老大或老二,改變世界的目的,恐怕就沒那麼容易實現了。
有一篇文章 [How to be a Star Engineer],很值得一看,作者 Robert E. Kelley 分析 Bell Lab 的情況,針對以下命題作研究:
貝爾實驗室由全世界最好的大學中聘用了最優秀,最聰明的畢業生,然而,最後只有少數的人真正發揮他們的潛力而成為卓越的工程師。大部分的新進人員發展成可以穩定地完成任務的執行者,生產力並沒有特別突出,無法幫助貝爾實驗室在提昇AT&T的市場競爭力方面,做出顯著的貢獻。
貝爾實驗室想要知道的是:傑出的工程師和普通的工程師到底有什麼不同?
大家都知道應該要 "Work Smart",而非僅是 "Work Hard",但是該怎麼作呢?
這篇文章給予我們許多提示,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高度參與感與主動性。
在現今的職場中,資源越來越少,工作的要求卻越來越多。全球化的競爭,購併風氣,企業裁員使得每位員工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重大,而可利用的資源卻比以前少。環顧你的四周,和五年前比較,那位不是比以前工作更努力,工時更長? 誰不是待完成的工作一堆,好多的電話和電子郵件還沒回? 大家都在暗自擔心,如果不能再提高生產力,下一個被裁員的會不會是自己?每個人都聽過:更聰明地工作(work smarter),只是似乎沒人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誰主導了成功
為了要分出表現平平的表現優異的員工的主要差異,我們請教了高階主管,中階主管,工程師,以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由這些結果中,我們累積了45個主管們及工程師們都覺得會影響傑出表現的主要因素。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認知類的因素:比較高的智商,邏輯推理能力,及創意。
二、個性因素:自信,野心,勇氣,以及是否相信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
三、社交因素:人際關係,領導能力。
四、工作及組織因素:與主管的關係,工作成就感,對於薪資及獎金的態度。
令人困惑的是,經過兩年的研究,我們的資料顯示不論是認知因素,個性因素,社交因素,或是工作及組織因素都無法作為分辨出傑出表現的有效因素。對於上面列的所有傳統因素,無論是單獨或是合併分析,答案都是一樣:無法藉以分辨出普通工程師和傑出工程師。我們用了十幾種比較資料的方式,將電腦分析應用到極限,然而,每次的執行結果都讓我們當時覺得:我們的分析方法一定是有什麼嚴重的錯誤。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分辨一個人是否會有傑出表現的因素。
本研究貢獻
我們研究結果的長期效應是打破了一般人對於傑出表現的迷思。而事實上,在我們之後的研究發現:其他的因素也有其影響力。只是大部分的工程師在進入職場時,早已具有足夠的潛力可以表現得卓越非凡,然而最後卻成就普通。成就傑出表現的原因並不在他們擁有什麼,而在於他們如何應用他們所擁有的特質。傑出表現之謎其實在於如何將他們的天分轉換成生產力:就好像將位能轉換成動能一樣。我們的結論是:傑出的表現是努力得來的,與天份無關。(Stars are made, not born.)
無生產力員工身上常見的錯誤
1.沒有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 Paper中舉例: 不到實驗室參與工作與幫助同伴.
2.對整個組織重要性不高的方面主動積極. Paper中舉例: 規劃年度野餐、共同出遊或是號召同仁去捐血
通往傑出之路的方法 - 九個工作策略
1. 閃亮的軌跡 (Blazing trails)
只有特定的行為才能讓別人覺得你主動積極。主動積極的真正意涵是: 主動追求超過自己職權範圍的更大責任,同時仍然能夠完成自己的主要任務。能夠額外付出心力來幫助其他同事或團隊。然而,在我們的研究中,傑出的工程師都堅信:雖然他們非常期望夠主動積極地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日常中的小貢獻,日復一日地累積起來,也可能造成同樣的影響力。傑出的工程師同時也相信,你可以主動做出貢獻的程度會和你的經驗直接相關。
我們發現,對於任何一個有競爭力的專業工作者團隊,新進人員必須展現主動積極的精神。這樣的態度不只會讓主管感到滿意,更重要的是,你的同事和客戶也會因此而欣賞你的表現。同事們期望中的工作夥伴不會將自己侷限在職務說明書中所列舉的任務中。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一個新進的人員的工作份量比自己少,自己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們需要能夠延伸自己責任範圍的工作夥伴,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或是更能應付市場的迅速改變。客戶們也會期望他們所接觸的員工具有這些特質。如果一個新進人員沒有辦法滿足這些期望,被歸類為生產力不足的員工,無法對整個團隊做出正面的貢獻。
2.知道該問誰 (Knowing who knows)
一般的員工對於建立人際關係網路的想法僅止於有管道可以得知最新的辦公室八卦與歡樂時光,或者是和獵人頭公司的主管保持聯絡,以便於日後可以進行轉職。
傑出的工程師知道,目前社會資訊過載的程度已經使得很少人具備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資訊。他們可能具備50-80%的知識,但是除非有辦法能夠將剩下的部份補起來,否則他們的工作就無法順利完成。事先和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可靠的雙向聯絡管道,可以藉由彼此的幫助完成手邊的重要任務。建立這個網路的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盡可能地降低本身的知識不足以勝任新工作的機會。一般人則比較常得到錯誤的資訊,通常是因為問錯人,或是知道答案的專家並不在他的人際關係網路中。他們可能因而被誤導,或是繼續盲目摸索。
3. 主動的自我管理 (Proactive self-management)
傑出的工程師們知道主動自我管理的真正內涵決不只是時程及計畫管理。這兩項是每個員工都應該做到,而且是公司付錢請他們完成的。傑出的工程師的工作策略在於主動地創造機會,影響工作上的決策,增加團體的利益。
4.掌握全局 (Getting the big picture)
傑出工程師反而時常跳脫自己的角度而以許多不同的觀點來看事情。傑出工程師的觀點是由累積足夠的經驗而發展出來的判斷模式。
5.正確地追隨 (The right kind of followership)
傑出的工程師相信,副手的真義在於專心做出幫助。他們主動而且積極地投入對組織(及主管)的成功有幫助的事,同時,對於該做什麼及如何做,他們可以做出獨立而決定性的判斷。失敗的副手在被動的完成(或未完成)命令之後,會丟下自己的工作同伴或主管,優先執行自己的休閒活動.一個好的追隨者可以主動的和主管充分配合,來達成整個組織的目標,即使他和主管之間的個性及工作文化並不相同。
6. 團隊合作 (Teamwork as joint ownership of a project)
一般的員工所了解的團隊合作是在計畫進行中或是解決問題時和他人合作,並且做好自己的部份。傑出的工程師對團隊合作有更高一層的看法。他們將之視為一連串複雜的技巧,包含了參與設定共有的計畫目標,團隊承諾,工作紀律,時程,處理衝突,及分享團隊成就。
7. 小領導者的領導風格 (Small-l leadership)
傑出的員工則將領導能力視為一種工作策略,運用於自己的專業能力及影響力來說服一群人團結起來,一起完成重要的工作。
8. 精明 (Street smarts)
一般人多半太專注在討人喜歡,以為這樣是在職場中快速升遷的方法。他們要不就是對於辦公室內的政治問題太過關心,要不就是故意裝作完全不在乎。傑出的員工知道何時該避免衝突,何時該不逃避的正面對決。
9. 呈現 (Show and tell)
一般員工認為呈現就是利用炫目的簡報,長篇的備忘錄,或是公開展示自己的成果來吸引管理階層的注意。他們的重心擺在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所要傳達的訊息,而不是擺在聽眾。
呈現的重要性是無法迴避的。一位專業人員如果無法有效地以簡報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想法給其他的人,在現今的職場中要生存是相當艱苦的。對於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而言,這裡討論的重點並不是大型的演說,像比爾蓋茲在超大型的會議中心以最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及電腦特效所做的展示。而是針對在公司內部的小型會議室中,對
5至20位聽眾所做的簡報。簡報的聽眾多半是同事,上司,或是客戶。而內容多半是技術性的或是與產品相關的議題。
對傑出的專業人員而言,簡報準備的過程比較複雜。我們的研究觀察到呈現的表達方式會逐漸修正,由單純的傳達資訊轉變為對訊息的塑造。傑出的工程師通常精通將訊息傳達給特定的對象,說服聽眾接受所要表達內容,及事先對可能產生的批評做出準備的能力。一般人最常見的錯誤會發生在由單純的資訊傳達,提升到試圖運用這個訊息發揮影響力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聽眾的組成已經大不相同了。然而,他們呈現的風格及的結構卻維持和原來一樣。
成為閃亮的明星
我們對於我們的生產力提昇計畫做了長期的成效評估。觀察工程師們在學習了這些工作策略之前和之後生產力的差異。參與訓練計畫前後的生產力差異平均值可以達到400%。這個訓練計畫的成功驗證了我們研究的主要發現。傑出的表現是努力得來的,與天份無關。把重心放在正確的事上,而不是無意義的瑣事,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Cited from http://www.eedesign.com.tw/article/Spotlight/0706_iptv/0706_iptv_tw.htm
2007/6 郭靜蓉/台南 www.digitimes.com.tw